小记者文化交流
记者是信息的采集者和传播者,有既深且宽的知识和文化底蕴。以记者身份走访美国专业媒体,用新闻眼光看世界,参与国际社会实践。

小记者文化交流
活动宗旨:
为了增加中国青少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国际性以及参与性,NICEF特别为中国的青少年提供了参与国际社会实践的机会。以记者的身份访问美国这个世界文化的汇集地,将有机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交流,增长知识,扩大视野,还可以在采访、撰稿、发布等工作中培养综合素质和语言能力。
活动特色:
-
以记者身份出访美国,深入最多元的社会文化,与不同背景人士交流,学习国际礼仪。
-
走遍美国东西海岸,看世界文化的缩影,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提高跨文化交往能力。
-
参访美国知名媒体和联合国新闻处等地,用新闻眼光捕捉世界事实,培养国际化视野。
-
对话对知识和真理如饥似渴的名校学子,感受知识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及语言能力。
-
了解美国教育体制及名校入学要求,树立远大学习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做充分的准备。
-
安排采访和新闻发布会,并撰写报告,加强社会实践,培养总结归纳等良好学习方法。
参加者感言
“。。。美国的孩子们特别爱笑。在一个跟自己不同肤色的人的面前,他们仿佛不懂得害羞与疏远。他们只是把自己最炙热真诚的心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你面前,大声地向你问好,满脸好奇地过问中国的种种…。他们的热情是那样深深地打动了我,以致当我们与学校的拉拉队一起,合着欢快的音乐跳起我们根本不会的舞蹈时,我竟然没有感到丝毫的尴尬,只是尽情地挥舞着手臂,一起大声笑叫…。虽然只是一个上午的接触,他们善良快乐的脸庞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脑海中。
到南丁格尔基金会会长张奶奶家去的那个晚上,也让我记忆犹新。年过花甲,却还是如此有青春活力的张女士,给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小记者们,准备了丰盛的晚宴,还有绝佳的交流机会。我们有幸在著名杂志《读者》的总编辑面前一展作为记者的才华,提出了许多具有专业水准的问题。最后,我们还分小组表演了节目,在那片静谧的星空下,温馨的小别墅里,欢声笑语,仿佛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 张纯雪


参加者感言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独特的异域风光,也在参观游览过程中对美国的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学术和风俗习惯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同时也对美国多彩的文化气息、文明的生活方式和高科技的现代文明有了深入的体会。
早在出发之前,领队邢永利老师就为我们做了关于新闻采访与写作的专题培训;在活动过程中她又对我们进行的有针对性地指导,使我们逐渐养成了一个职业记者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及时总结的好习惯;而在观光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多家美国当地媒体,特别是NBC、联合国总部、洛杉矶时报及鹰龙传媒等大型媒体机构近距离的接触,更增强了我们对记者行业的了解,我们甚至开始尝试带着记者特有的责任感以一个记者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并且也在实际交流过程中获得了参加记者见面会、实地采访社会名流、现场采访大型活动的宝贵经验,足足过了一把记者瘾。。。“
—— 邢梓洲
参加者感言
“参加‘中美乒乓球建交40周年’的活动,大家都很激动,因为我们小小年纪就可以参加如此重要的仪式。。。到了图书馆,大家的嬉笑声全然没了声息,取而代之的是肃静和脸上严肃的神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会厅,在走道里,我们看见美国的乒乓球运动员在练习。看到他们的球技,我不禁感到自豪——虽然中国有很多地方比不上美国,但是在小球上,我们可就略胜不止一筹了。想到今天还有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的表演,我的内心又十分激动,期待着他们的精彩的演出。
。。。首先,是主持人的介绍,然后分别由尼克松总统的弟弟和中国的大使发言,其核心是两国友好相处,共同进步。
。。。激烈的表演式的乒乓球比赛开始了!第一个上场的是女子组,我国选手开始时状态不佳,被甩在后面,我们这些小观众也不禁为她捏了一把冷汗。可是往后看,比分逐渐接近,中国选手还占了上风,到最后,全场爆发出“哇哦”的喊声,中国赢了,我热烈鼓掌。第二场的男子比赛,我国又一次胜利。我笑了,看来我的预言挺准的,表演的确很精彩。
。。。这个活动让我记忆犹新,对我来说也十分的有意义,今天我收获很大!”
—— 徐严


参加者感言
“2月2日下午,我们参观了在洛杉矶的EDI传媒公司。我们了解到EDI公司是全美最大的华人传媒公司,如今它拥有属于自己的电台,报纸,杂志,电视频道。要不是今天亲眼有幸参观,我真的不敢想象,在离中国那么遥远的洛杉矶,会有属于华人的如此之大的传媒公司。这足以说明我们华人是多么的优秀,可以有这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每每想到这里,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自豪兴奋之余,我带着好奇心走进EDI。。。
。。。记者的使命就在于把及时准确的新闻,传送给更多的人,让信息顺利流通。在此期间,记者也用行动,来把自己的所遵守的法则溶于其中,希望更多的人可以被其感染。这任务看似简单却异常艰辛。工作中各种危险,各种突发状况。作为一名记者,需要有这样的神圣的使命感。。。
。。。EDI 之行带给我的不止是对于新闻工作的了解,更给我上了一堂生动激昂的爱国课。我相信,参加活动的每一个中学同学,都会把这份爱国心一直保持下去,不因为别的,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这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骄傲。”
—— 李芳菲


